随着生物识别话题的引燃,安全性和识别精度更高的虹膜识别、掌静脉识别等技术也浮出水面引发热议。iPhoneX引入的Face ID备受瞩目,无论该技术是不是实现屏内指纹识别之前的缓兵之计,都为生物识别技术多样并存于手机铺平了道路。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生物识别报告显示,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的规模从2007年的30.1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13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速为20.1%,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14.0%的复合年均增速,到2020 年总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美金。
根据美国智库Acuity Market Intelligence发表的《生物识别的未来(The Future of Biometrics)》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结构中,指纹识别份额达到58%,人脸识别的份额为18%,紧随其后的是新兴的虹膜识别,份额为7%。
人脸识别
屏内指纹识别来临之前的缓兵之计?
苹果公司采用的人脸识别技术Face ID,使用一系列传感器将用户面部映射成3D模型。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照亮用户脸部,并通过投影技术在面部投射一系列的红外线微点。而红外摄像机会采集拍摄这些点,同时手机比对用户存储的脸部图像进行验证。苹果声称其人脸识别技术非常安全,其被欺骗的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一,苹果也表示为防欺诈针对该功能进行了大量训练。今年早些时候,密歇根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在使用计算机模拟情况下,指纹识别技术可能会被虚拟指纹所欺骗。
当然,苹果iPhone X之所以放弃指纹识别,可能主要还是因为现阶段屏幕内指纹识别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苹果只能无奈的选择用人脸识别来取代指纹识别。
有消息称,下一代的新iPhone将会在支持人脸识别的同时,加入屏内指纹识别功能。同时,最新的消息也显示,即将于2018年下半年发布的三星Galaxy Note 9也或将支持屏内指纹识别。另外,此前vivo也已确认将会推出基于高通新一代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的屏内指纹识别新机。
虹膜识别
已进入消费级,市场增速突出
2015年5月份,富士通和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合作率先推出了带有虹膜识别技术的新款智能手机,它也是首款量产的带虹膜识别的智能手机。三星最新旗舰机S8/S8+也搭载虹膜识别,证明了消费终端巨头对该技术的认可。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而且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将眼睛的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对象。